博客 - 最新消息

老年髋部骨折 | 现在开始行动,别让“最后一次骨折”压垮老人!

你知道吗?

有数据显示,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第三大老年人“杀手”。老年髋部骨折由于极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,被称为“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”

随着年龄增大,老人身体协调能力下降,步态异常、肌力下降、神经肌肉平衡功能失调、视力衰退等因素让老年人变得更加容易跌倒。

图片
另外,由于老年人的骨质与骨量随年龄增长同步下降,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,此时骨的脆性增加,承重能力明显下降,轻微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。

老年髋部骨折

为什么老年人的髋部

比其他部位更容易骨折?

髋部骨折,是指髋关节周围的骨折,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、股骨粗隆部骨折。髋关节是人类直立行走最重要的关节,是人体运动、协调力量转换的枢纽,当身体转动时力量最为集中,一旦摔倒,往往累及髋部。

老年髋部骨折

为什么被称为“最后一次骨折”?

老年髋部骨折被称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,并不是因为髋部骨折会直接导致死亡,而是由于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,如肺部感染、褥疮、泌尿系感染、深静脉血栓等,加之患者大多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肺功能下降等疾病,一旦骨折卧床不起还将加重原有疾病,而危及生命。

老年髋部骨折

“三大致死并发症”是什么?

1、肺部感染

很多人会奇怪,髋部骨折和肺部感染有什么关系?简单地说,如果因为髋部骨折不做手术,那就需要长期卧床,而且最短也要2~3个月,患者因为疼痛,只能平躺,翻身和坐起都困难重重,因此肺部的分泌物(痰)将无法顺利排出,进而导致肺部感染(坠积性肺炎)。

2、血栓

这个血栓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脑血栓,而是比脑血栓更凶险的肺栓塞。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高血脂、高血压、高血糖的基础病,加之长期卧床,导致血流减慢,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。发生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的胸闷、憋气、呼吸困难,严重者会在1小时,甚至十几分钟内死亡。

3、褥疮

老年髋部骨折如果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,大多数患者长期住在医院里不现实,只能把老人接回家里。但因为护理老人的家属常常轮换,或家属护理不是很专业,这就导致了褥疮的发生。看似很小的一个褥疮,却非常不容易愈合,很多人就是因为褥疮面积慢慢扩大,局部感染后造成全身感染而引发了患者的死亡。

所以,当老人一旦发生了髋部骨折,是选择保守还是手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老年髋骨骨折

选择保守治疗?还是手术?

所谓保守治疗,一般说的是卧床、牵引固定,等待骨折自己愈合。患者不用开刀,感觉上好像很安全,但保守治疗的缺点也有很多,老年人由于年纪大、体质差、新陈代谢水平低等原因,发生骨折后的愈合时间较长,卧床时间长、护理难度大。

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通常要卧床2~3个月,吃喝拉撒都在床上,还要在患肢做牵引,每次挪动都会引起骨折部位剧烈疼痛,看着安稳,其实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,更多的是痛苦和折磨。最害怕的是并发症,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、血栓、坠积性肺炎以及各种感染,都有可能会是致命的,这也是导致很多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。 

对于已经髋部骨折的患者而言,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让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,只要患者能够自由地活动,就能避免很多由于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。因此,对于身体不算太差的患者,家庭条件允许的话,应该尽可能地争取手术机会,而且越早越好。

因为整体来说,手术后一年内死亡率低于30%,甚至低于20%,而保守治疗死亡率高于50%。

老年人容易髋部骨折,因此,做好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,显得尤为重要!

老年髋骨骨折

现在开始行动,从源头上预防!

外出要防滑

走路时,要控制身体平衡,保证重心在脚下,步伐短,慢步走。雨雪天、道路结冰天气尽量别外出,外出必须穿防滑鞋。

浴室设施要防滑

浴室一定要有防滑拖鞋,放置防滑垫,尽量安装扶手或固定物,便于老人保持平衡。老人洗澡不宜超过15分钟,浴室门不要反锁。

起床要缓冲

晨起、午睡睡醒后不要马上下床,可以在床上坐1分钟,脑子清醒后再下床

摔倒姿势要正确

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,用手撑地给老人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的难度要小得多。所以万一摔倒,切记要用手撑地。

预防骨质疏松

预防骨折,除了出入小心谨慎以外,针对病因,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样至关重要。

老年髋部骨折

医生推荐

如果您有老年髋关节疾病相关问题

欢迎在后台留言、私信

或拨打400-616-3633电话咨询

或添加小助手微信进行咨询

老年髋

长按二维码

添加小助手微信

感谢您的支持和信任

开元将持续为您提供

专业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

本文仅为科普,不作为诊疗依据,个人情况请遵医嘱

——END——

医学内容审核医生:陆晴友主任

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为院内新闻/公益科普,仅供参考。